在創(chuàng)新的旗幟下鏗鏘前行
2015-03-18 14:41 瀏覽人次:
去年以來,八灘中學在“走內涵發(fā)展之路,圓優(yōu)質教育之夢”的目標引領下,堅持“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動力,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,以優(yōu)化德育教育為突破口,以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為基礎,全面促進學校發(fā)展”的辦學思路,堅持“理念領先,目標明確,策略對路,思路清晰”的辦學方針,創(chuàng)新辦學思路,加大硬件投入,優(yōu)化美化環(huán)境,重抓隊伍建設,細化管理目標,強化以法治校,全校上下呈現出人心思齊、人心思上的良好氛圍。
立足學科推進,重視一線工作該校領導班子實行一線工作法,所有中層領導到各結對辦公室蹲點,充分發(fā)揮引領表率的作用。全體教師打足備課時間,營造學習氛圍,提高備課效率。校領導班子成員結對分管各學科,全程參加結對學科的教研活動,定期召開學科推進會,努力提升學科教學質量。成立以校長為組長、副校長為成員的學校教育教學巡查組,每周不定期巡查調研各年級的管理、教育教學等方面的情況,并及時向全校通報,要求各年級對照整改。結對班級領導每天與班主任一同參加早操、課間操,參與學生宿舍管理,每周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座談,了解指導班級工作,參與重要問題的處理,參與策劃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。出臺非年級管委會成員結對班級管理考核細則。蹲點領導對分管的班級負領導責任,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責任風險與班主任共同承擔、榮譽與班主任共享。結對工作的開展有效提升了班級管理水平,促進了良好班風、學風的形成。目前,該校領導班子工作實,能吃苦,作風硬,責任心強,學校事無大小,事事有人管,一支能吃苦、能戰(zhàn)斗、團結務實的校領導班子隊伍正在形成,有力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。立足教師培養(yǎng),促進師德建設師德建設,一靠宣傳教育,二靠慎獨內省,三靠榜樣示范。八中廣泛宣傳《中小學教師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》,根據縣教育局加強師德建設的工作部署,高標準、嚴要求地集中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,通過“回頭看不足,整改見成果,建制保長效,反思促質量”,禁止有償家教、校外私自代課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違反師德行為。在去年教師節(jié)期間,該校隆重舉行慶祝教師節(jié)暨年度最美教師頒獎晚會,大張旗鼓地表彰了全校進步最快教師、最佳服務標兵、最佳備課組長、教研成果突出教師、最佳班主任、最佳團隊、最佳推進項目、最具影響力領導、“四杯”競賽一等獎獲得者、最美教師等一大批先進典型,發(fā)現了楷模,樹立了榜樣,有效推進了全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,為加快建設一支“愛崗敬業(yè)、嚴謹篤學、創(chuàng)新進取、淡泊名利”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立足教研發(fā)展,助推專業(yè)成長引導教師制定個人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努力創(chuàng)建學習型組織。該校教科室引導教師對生活、學習、工作等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籌劃,明確自己的位置、方向和使命。學校每年為教師訂購專業(yè)學習資料,讓老師開闊眼界、提升境界,讓學習成為自覺行為。實施教師業(yè)務檔案制度。為每一位教師建立業(yè)務檔案,內容涵蓋教師基本情況、師德建設、科研論著、課堂教學、育人效果、表彰獎勵等項目。開展“四杯”競賽,促進教師專業(yè)成長。每學年,學校定期舉行“四杯”競賽,為老、中、青教師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,促進了教師的專業(yè)成長。采取“請進來”“走出去”的方法,拓展眼界與思路。暑假期間,該校邀請“金太陽”集團、香港匯賢教育“打造卓越教師團隊”的教育專家來校講學。開展案例式培訓,注重理論指導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。在強化校本培訓的基礎上,注重讓教師“走出去”,學習借鑒名師名家的教育方法,先后組織教師赴市內外名校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,選派教師參加省內外中學課堂教學研討、教材培訓、班主任骨干培訓等,促進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。磨礪教師,站穩(wěn)課堂主陣地。堅持“推門聽課”,校領導和教師走進教室聽課,把握教師授課的“原生態(tài)”,提倡教師相互聽課,相互探究,相互切磋,共同提高。定期舉行學情調查,深入開展評教活動,大力營造教師成長的良好氛圍。立足兩大工程,提升整體素質一是開展以培養(yǎng)青年教師為重點的“素質提升工程”。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,是學??沙掷m(xù)發(fā)展的生力軍。堅持“干在今天、準備明天、想著后天”的指導思想,重視青年教師素質的綜合培養(yǎng)提升,把培訓優(yōu)秀青年教師群體作為學??沙掷m(xù)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措施。學校敢于把青年教師推向教學前沿。采取結對子、引路子、壓擔子、搭臺子等措施,形成教師成長的“綠色通道”,使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,脫穎而出。二是開展以培養(yǎng)“專家型”教師為目的的“名師工程”。學校鼓勵中年骨干教師在教學質量上精益求精,教學研究上獨樹一幟。鼓勵他們由“單純教書”向“全面育人”發(fā)展;業(yè)務層次由“低層次”向“高層次”發(fā)展;業(yè)務能力由“單一型”向“全能型”發(fā)展;教育科研由“經驗型”向“專家型”發(fā)展。派遣骨干教師到名校考察學習,為骨干教師課題研究提供時間保證和經費支持等。骨干教師的培養(yǎng),凸顯了教師在學校的影響力,促進教師專業(yè)水平的提高,激發(fā)了教師鉆研業(yè)務的熱情。立足教學管理,打造高效課堂堅持以教學管理為核心,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,加強教學常規(guī)管理,優(yōu)化“自主性課堂教學模式”,培養(yǎng)學生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首先是全面實行級部管理,引入競爭機制。根據生源的局限性,積極思考,先在原高一年級實行級部管理,經過一學年的摸索,在分部管理上積累了經驗,今年在各年級全面實行級部管理,引入競爭機制。其次是抓好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的督查。要求做到真正深入研究教材、研究學生、研究課堂,合理設計課型、教學的容量和密度,激發(fā)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。推進導學案的編寫,要求根據學生實際,編寫高效、實用的導學案。通過“學案導學”教學策略,解決“以學生為中心”的主體參與、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,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。實現兩個前置:即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,使學生能夠在學案的引導下,通過課前自學、課堂提高、課后鏈接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調控,降低學習難度。教師借助“學案導學”對教材有機整合,精心設計,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的“教”與“學”,提高課堂教學效率。學生通過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、交流、展示、反饋等學習活動,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。再次是切實抓好課堂教學,優(yōu)化“自主性課堂教學模式”。導學案按照自主性課堂模式編寫,按照“問題引導、誘思討論、重點點撥、即時訓練”的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設計,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思維的全過程,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。教師授課做到“三講”“三不講”,要求教師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,著重講重點、講難點,講易錯點、易混點和易漏點;鼓勵學生提問、質疑;重引導點撥,給學生思考的空間,讓學生參與學習內容的總結;因人而異,因班而宜,利用光電閱卷機和實物投影儀等教學設備,扎實打造優(yōu)質高效課堂。強化“雙語”教學,促進學生整體提高。赴南通曲塘中學取經,加強“雙語”讀背工作。班主任、任課教師加強督查,年級組定期舉行讀背競賽。注重教學測試與反饋。按照上級部門規(guī)定的考試次數與形式,注重過程測試的實效。成立“命題中心”,嚴把命題質量關;利用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,嚴格考務管理;成立“閱卷中心”,嚴把閱卷質量關;規(guī)范成績統(tǒng)計,重視數據分析,抓好質量監(jiān)控。立足靈魂塑造,創(chuàng)新育人思路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,創(chuàng)新育人思路,營造良好的育人環(huán)境。重視全員育人、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,充分發(fā)揮學校、家庭、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功能,形成齊抓共管的育人氛圍,突出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一是行為教育規(guī)范化。緊扣八中《班級一日常規(guī)量化管理》和《學生管理手冊》,以強化落實校園常規(guī)管理和班級量化考核為重點,加大對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的管理,培養(yǎng)學生文明高雅的行為。堅持逐日檢查、天天公布、每月一評的方法,從學生每天的午間紀律、清潔衛(wèi)生、兩操、儀表儀容、文明習慣等方面進行檢查考核,基本杜絕男生染發(fā)、留長發(fā),女生戴手飾等現象。加強對住校生的管理,促進良好校風、學風的形成。二是活動開展系列化。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,組織新生入學軍訓、一日常規(guī)管理、學習方法指導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,利用班會、升旗儀式等時機和校園網站、校園廣播、宣傳櫥窗等陣地,堅持主題月教育形式,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常規(guī)教育、誠信教育、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。在新學年開學典禮上,表彰學年度優(yōu)秀學生。結合重要節(jié)日,組織開展積極向上的活動,如寫一封家書、舉辦征文、舉行文藝匯演等活動,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,釋放激情,體驗真情,培養(yǎng)團隊精神,教育學生自尊、自信、自強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立足辦學重點,強化高三教學 “圍繞課堂抓業(yè)務,圍繞教學抓管理,圍繞人本抓發(fā)展”,用“拼”的精神鼓斗志,用“嚴”的要求正風氣,用“闖”的氣勢探路子,用“高”的標準促突破,用“實”的作風保成功。完善高三年級管理負責制,形成以年級主任為核心的年級教育管理負責制、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務工作負責制、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學科教學負責制和副校長學科結對制。一是發(fā)揮備課組作用,重抓有效教研。做到同學科“教學內容、教學資料、教學進度、教學策略、教學檢測”“五個統(tǒng)一”,確保全年級教學質量得到整體提高。長計劃,短安排,動態(tài)管理。備課組對一年的工作計劃做詳盡的安排,學習往屆復習迎考的經驗,注意面向全體學生。在長計劃的前提下,注意不同階段的安排。抓制度,抓落實,力求創(chuàng)新。健全備課制度,落實對邊緣生與學困生的輔導,落實學案、單元練習等編選,落實學生作業(yè)、筆記和錯題集的建立,落實缺漏彌補。學考綱,研考題,把握方向。備課組組織教師研究考綱,認真學習《考試說明》,研究近年考題、有關背景材料及高考試卷,把握教學重點、難點、弱點、疑點、考點和誤點,明確強化什么、淡化什么、回避什么。攻重點,化難點,有效復習。重點知識重點考,既抓基礎,做到基礎知識系統(tǒng)化;又抓重點,做到重點知識突出,從不同方面強化重點。多研學,獲信息,科學迎考。認真研學有關報刊雜志高考信息,向兄弟學校學習先進經驗,參加高考研討會,聽取有關專家的建議,廣泛收集高考信息,充分利用網絡資源,慎重篩選習題,博采眾家之長,準確把握高考新動向。二是加強個性輔導,實施有效培優(yōu)與幫扶。為確保重點人數和總人數的雙豐收,積極“抓兩頭,促中間”,做好“三類生”工作。一方面,對成績優(yōu)秀的學生,利用周末重點培養(yǎng),提高一本達線率。對文理科尖子生采取帶“研究生”的形式,爭取讓更多的學生走進名牌大學的校門。另一方面,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目標是“一個都不能少”,采取結對幫扶,實行承包制。每個教師承包3至5個學困生,包學習,包思想,加大管理力度和輔導強度。平行班在穩(wěn)定班級、完成各項教學任務的同時,既要保證一定數量的學生文化成績達本科,又要以藝體生為突破口,做好培養(yǎng)工作。三是堅持正面引導,培育學生情感度與價值觀。注重開展理想教育。在學校教學樓顯著位置懸掛名言名句、勵志標語和口號,班級懸掛倒計時牌和班級的高考奮斗口號。利用主題班會、成人儀式、倒計時一百天誓師大會等,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,樹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遠大理想,增強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。強化班級常規(guī)管理。班主任一手抓常規(guī)管理,一手抓復習迎考,一手抓心理疏導。通過開設系列班會和個別交流等活動,強化行為規(guī)范教育、學習規(guī)范養(yǎng)成教育、挫折教育等。發(fā)揮班干的模范作用,營造和諧、有序的學習氛圍,爭當“班風正、學風濃、環(huán)境優(yōu)”的先進班集體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。班主任、科任教師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,將心理教育滲透于班級管理、學科教學中,預防學生心理問題,培養(yǎng)良好的心理品質。加強個體指導,尤其加強每次考試前后的指導,關注弱勢群體,把握學生心理動向,適當組織課外活動,適時調整學生學習、生活的心態(tài)和興奮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