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學生該不該帶手機進學校
大部分家長反對孩子玩手機,學校也不建議學生帶手機進校
聊微信、玩游戲、看視頻,玩手機已經(jīng)成了不少人最平常的消遣。但隨著智能手機在未成年群體中的廣泛普及,讓不少孩子也加入到了“低頭族大軍”中?!疤ь^不看黑板,低頭只顧手機”,這樣子的現(xiàn)象也因為孩子把手機帶進校園而出現(xiàn)得越來越多。
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為了減少出現(xiàn)沉迷游戲、耽誤學習等負面效應,不少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園內(nèi)使用手機,但孩子偷偷帶手機進入校園的現(xiàn)象仍屢見不鮮。那么,孩子帶手機進校園到底該不該嚴厲禁止呢?
大部分家長反對孩子帶手機進校園
林女士在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上一直很嚴厲?!拔一静粫屌畠河檬謾C,有時候作業(yè)需要用到手機,我也會在邊上監(jiān)督,禁止她玩別的?!绷峙空f,所以即使周邊同學有帶手機的,她也不允許女兒帶手機到學校。
林女士認為,孩子真正需要用到手機的時間并不多,在學校需要聯(lián)系的話可以通過老師,學習有問題也可以直接找老師解答。
徐菱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,她也非常反對孩子帶手機進校園。她的女兒妮妮剛上高一,針對該不該給孩子配個手機的問題,徐菱與丈夫在暑假時進行了一番激烈地討論。
“我當班主任十幾年了,碰到不少學生成績下降是因為過度沉溺于手機,這些經(jīng)驗讓我覺得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足以讓我放心地給她配手機。”徐菱擔心地說,“上了高中,學業(yè)更加繁重,需要孩子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學習上,而且孩子住校,我無法監(jiān)督到她。如果只是為了能方便聯(lián)系,學校以及宿舍里都有公用電話,根本不需要擔心聯(lián)系不到的問題?!?BR> 而妮妮爸爸則覺得,上了高中后,孩子也需要通過手機、網(wǎng)絡來獲得一些對學習有益的課外知識,“現(xiàn)在畢竟是網(wǎng)絡時代,完全隔離孩子與網(wǎng)絡世界的接觸也不太現(xiàn)實;而且孩子帶手機的話,學習累了也能稍微放松下,還方便與我們聯(lián)系,讓我們及時了解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?!?BR> 為了方便聯(lián)系,又能讓兒子無法用手機上網(wǎng),市民茅先生給孩子配了一部“老年機”?!俺舜螂娫挵l(fā)短信,其他功能基本沒有?!泵┫壬f,現(xiàn)在智能手機有太多APP軟件,寫作業(yè)用手機上網(wǎng)搜索答案,還有很多網(wǎng)絡游戲,這些對于孩子成長、學習都很不利,“尤其是現(xiàn)在很多短視頻軟件,亂七八糟低級的視頻傳播,太影響孩子三觀的形成了?!?BR> 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數(shù)家長都覺得手機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,而讓孩子帶手機進校園初衷也是為了方便聯(lián)系。因此,不少家長會給孩子一部只可打電話、發(fā)短信功能的卡片機、“老年機”,或者是電話手表。
不少學校禁止帶手機進校園
走路玩、吃飯玩、課間玩、甚至在被窩里也玩……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的現(xiàn)象屢見不鮮。去年,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在幼兒園、小學和初中校園禁止使用手機的新法令,即使是休息時間也不例外。而美國、德國、英國、日本等國也已通過立法,或明令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或課堂,或規(guī)定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使用手機。
記者了解到,雖然我縣目前并沒有文件明確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,但在相關會議上強調(diào)過“不建議中小學生帶手機進?!?,學校對此也有相應的規(guī)章制度。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中小學生,多數(shù)學生表示“學校禁止帶手機,因此自己就沒帶了”。
我縣某高中就是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,這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和理解?!敖箤W生帶手機主要還是考慮到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,打游戲、上網(wǎng)聊天、刷劇等這些功能都會帶來很多消極影響,學生不僅會因為沉溺其中影響學習成績,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(fā)展。而且學生在學校里真正需要手機進行學習的機會很少,帶手機的意義也不大?!痹撔2汤蠋熣f。
雖然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,但是私下偷偷帶手機的現(xiàn)象仍屢禁不止。“有些學生會在晚上熄燈后躲在被窩里偷偷玩,一玩起來就會忘記了時間,這樣子會導致休息不好,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(tài)。”蔡老師說,“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抄答案,不會做的題,搜個答案,抄個解題方法就結(jié)束了,非常影響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(yǎng)?!?BR> 同樣,縣城其他學校也有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制度。某中學副校長吳君磊告訴記者:“學校規(guī)定學生在周日返校后,要將手機上交班主任統(tǒng)一管理,周一至周五期間禁止在教學區(qū)和生活區(qū)使用手機,一旦被發(fā)現(xiàn)違規(guī)使用手機,就會沒收直至期末再歸還。”
家長要引導學生做手機的“主人”
據(jù)了解,學校為了方便學生與家長聯(lián)系,都會在教學樓和宿舍里安裝公用電話,學生只要使用校園一卡通就能使用。同時,學校還會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我解剖,了解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,并宣傳學校禁止攜帶手機的規(guī)章制度。
“為了防止學生偷偷使用手機,我們學校的無線網(wǎng)只有老師的賬號和密碼才能使用。”蔡老師說,“讓學生自覺不帶手機,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分不開,同時家長也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,建議家長也盡量不要經(jīng)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,給孩子做好示范作用?!?BR> 某小學副校長吳志勇表示,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現(xiàn)象比較少,但佩戴電話手表的比較多。“但現(xiàn)在電話手表的功能也越來越多,聊天、游戲的功能都有,這也讓孩子分心,所以不提倡孩子帶這些東西上學?!眳侵居抡f,“而且學校里都有公用電話,實在有需要也可以通過老師來聯(lián)系,手機、電話手表等都不是學生的學習必需品,我們老師在布置作業(yè)時也盡量會避開布置讓學生通過電子設備完成的內(nèi)容?!?BR> 吳志勇告訴記者,雖然小學生帶手機的不多,但是玩手機的卻不少?!捌綍r在飯館等公共場所經(jīng)常能看到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的小朋友,抱著手機不肯放,家長在這件事上應該嚴格對待,讓孩子養(yǎng)成自律意識,避免出現(xiàn)‘手機依賴癥’,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(fā)展。”
鏈接<<
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
家長具體應該怎么做?
1.家長和老師保持溝通
家長和老師是監(jiān)督孩子不帶手機進校園的主要人員,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定期溝通,建立長效機制,保證孩子不把手機帶入校園。
2.不給孩子買手機
手機對于中小學生而言,對于學習基本沒有任何的好處,反而會產(chǎn)生其他的問題,所以最好不給孩子購買手機,從根本上杜絕孩子帶手機進校園。
3.告誡孩子不帶手機進校
如果由于種種原因,家長已經(jīng)給孩子購買手機了,或者孩子自己已經(jīng)有了手機,家長也要明確告訴孩子不能把手機帶去學校,否則會被懲罰。
4.手機給家長保管
為了防止孩子把手機帶去學校,孩子只要上學,就要把手機交給家長,絕對不允許孩子私自把手機帶入學校。
5.家長要支持老師
如果學校的老師告訴家長,你的孩子偷偷帶手機去學校,老師批評或者懲罰了孩子,家長要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行為。
6.家長要表明態(tài)度
不僅如此,孩子受到學校老師的批評教育以后,回到家后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批評,讓孩子知道帶手機去學校是錯誤的,家長也是不允許這樣的。
望子成龍應有度
日前,杭州一所小學的老師秦女士,因其上小學的孩子一次考試某科考了98分,而覺得自己非常失敗。經(jīng)診斷,秦女士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。專家提醒家長,雖然這樣的案例比較少見,但是體現(xiàn)了目前很多家長望子成龍、急于求成的心態(tài)。
根據(jù)實際定目標
望子成龍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期待。很多父母總會想方設法讓孩子變得完美,甚至強迫孩子變得完美,實際上違背了客觀規(guī)律。在學習方面,家長應該清醒地認識到,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差距的,不是每個孩子的成績排名都可以數(shù)一數(shù)二。家長要放平心態(tài),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,根據(jù)孩子實際情況設定目標,并不斷修正、提高,才是可行之道。
教育孩子別心急
家長對孩子常常缺乏耐心,其實,真正能教育好孩子的都是有耐心的家長。教育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,家長不能心急,除了陪著孩子學習外,還要抽出時間陪孩子玩,要知道,適當?shù)耐嫠2⒉粫绊憣W習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斷提高,永遠沒有滿足和表揚,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。正確的做法是,家長要多做正面鼓勵,別心急,慢慢來。孩子一旦取得一點成績,哪怕進步非常小,家長也要給予表揚。
成績不是唯一標準
教育的重要性人盡皆知,很多家長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,從小就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能力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,家長千方百計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,增加壓力,生怕孩子落到別人后面。多數(shù)父母認為成績就是評判孩子是否優(yōu)秀的唯一標準。其實,生活的本質(zhì)在于過得是否幸??鞓?,培養(yǎng)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比成績更重要。此外,家長要讓孩子有適度放松的時間。把孩子逼得太緊會讓他們產(chǎn)生巨大壓力。因為,教育的本質(zhì)在于因勢利導,揠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。
要不要幫孩子檢查功課
如何陪伴孩子完成學習任務
剛上初中,孩子真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,我也一直自我提醒,孩子剛離開小學沒多久,內(nèi)心一定免不了焦慮與緊張,需要爸媽更多的體諒與引導。現(xiàn)在我就“要不要幫孩子檢查功課?”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。
每個孩子學習狀況不同,先觀察再決定是否出手幫忙
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與成熟的速度不同,我自己的孩子從四、五年級開始,我已經(jīng)全然放手,偶爾陪伴與監(jiān)督。以孩子剛上初中為例,因為課程變得繁重,時常有考試,所以一開學他便顯得緊張焦慮。
因此開學前兩周,每天一進書房,我一定會讓他先用三五分鐘把今天要讀的書、要做的功課攤開來,然后仔細安排一個“合適的工作時間表”,讓他先有一個安全感,知道今天接下來的讀書脈絡,若是愿意按部就班,就一定能完成所有功課和考試準備,才不會一路慌到底。
而一旦開始讀書做功課,我就會離開,讓他自己獨自學習,讓他每做完一件事情打一個勾,練習自我監(jiān)督。我約每隔一個小時會默默地去看一下他,了解是否跟上進度,以及有無任何問題需要協(xié)助,但絕對不啰嗦。
而到底要不要出手協(xié)助?我會觀察孩子小考成績來決定是否應該要出手。比如語文、英文,我發(fā)現(xiàn)孩子通過自己做作業(yè)、讀書,大致都有一定的水準,我就會大膽地在這些科目放手;但數(shù)學的成績比較差,我就知道該是我出手幫忙,絕對不能置身事外。
找到問題關鍵,父母才能知道如何幫助孩子
孩子在新的學習階段,父母需要從旁觀察,以免錯過了打基礎的重要時刻,而不少孩子上初中后便因為挫折感而落后,不斷拉開差距,終因差距太大而放棄。
目前孩子的數(shù)學也沒有補習,并不是排斥補習,而是先確認有沒有需要,畢竟補習非?;ㄙM時間,也會犧牲掉回家讀書以及睡眠的時間,有時雙頭馬車反而讓孩子更疲累。
首先,我先確定孩子在學校上課時是否能聽得懂。如果聽不懂,我就真的會想辦法幫他找到補救數(shù)學的資源,但因為孩子表示都能聽得懂,所以我們就暫且不考慮補習。
然而,雖然基本觀念都懂,但回來做練習冊的時候依然有很多卡住的地方,于是做為媽媽的我,當然就一定要拿出時間來幫助孩子,一起想辦法解決難題。因為我自己有繁忙的家務又有工作,十分忙碌,于是我們就討論把“解難題時段”固定下來,成為每天行程的一部分。
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也江郎才盡,沒辦法再協(xié)助解答疑惑,我就會幫孩子另外找資源。但是前提是,孩子有沒有問題,有什么樣的問題,父母必須先掌握才知道怎么幫助他們。結(jié)論有3點,就是:
一、孩子擅長的科目我會大膽放手,畢竟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揣摩與承擔的責任。
二、孩子不擅長的科目,我就會通過考試成績與練習冊的錯誤來掌握孩子學習的瓶頸。
三、學習繁重,不論是孩子自己讀書或是我的幫忙解題的時間,都化為固定的行程,有穩(wěn)固的時間安排,才可能不慌不忙、安心專注地學習。
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,孩子盡力了就是最好的
最后,我也一直提醒自己,我們當然責無旁貸地要幫助孩子發(fā)揮最大潛力,但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,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讀到頂尖,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優(yōu)勢與擅長的領域。
他們盡力達到的位置,就是最好的位置
孩子并不頂尖,但是,愿意持續(xù)努力,就值得肯定,老天爺也一定眷顧,會給他們一條自己的路。孩子的讀書階段,大大小小的考試經(jīng)常撲面而來,所以就要以平常心來面對起起伏伏的成績。唯一不變的是,要持續(xù)激勵孩子看重自己、愿意努力不放棄的信念!
唯有爸媽先穩(wěn)住腳步,才能帶著孩子一步步上軌道;唯有父母適時放手,才能讓孩子有機會體驗自己的能力;而唯有父母始終保持在一定距離之外不離不棄、持續(xù)的陪伴守候,也才能在孩子最困難疑惑時,適時扶他們一把!
小學生數(shù)學錯題歸因及解決對策
小學生數(shù)學錯題是在所難免的,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,不能簡單地歸因為“馬虎,不細心”,而是要分析錯題的本質(zhì)原因。在習題的反饋過程中,如何讓錯變寶,這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。教師在錯題的反思過程中,深入了解學生內(nèi)心,對產(chǎn)生錯誤的原因進行歸納整理,以錯促思,以錯定教,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。
一、追本溯源,錯因分析
1.計算錯誤
小學生計算錯誤出錯的原因有多種。有的學生是由于審題不清,抄錯數(shù)字,或者是在計算過程中書寫潦草導致數(shù)字混亂、符號改變而造成遺憾之錯。有的學生是對算理沒有掌握,例如在異分母加減法中,就是由于未理解算理,只有分數(shù)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,所以應該先通分。有的學生是對概念不清,從而導致簡便計算錯誤
2.審題不清
學生在做應用題的時候,往往審題不清而導致題目做錯。尤其是數(shù)學的解決問題,學生受限于發(fā)展認知水平,往往不能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合理的解題,讀題讀到一半就開始下筆,從而導致題目做錯。往往數(shù)學題目的一字之差,結(jié)果卻天差地別。
3.概念偏差
數(shù)學概念中描述和反映了客觀事物中空間形式的內(nèi)在屬性與數(shù)量關系。要求學生掌握概念,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,是解決數(shù)學問題重要的基石。在平時的應用題中,學生容易出錯,很多教師認為是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,實則不然,在我們?nèi)粘5慕虒W過程中,培養(yǎng)解決問題的能力固然重要,但是養(yǎng)成正確的邏輯思維更重要。學生一旦對概念的理解產(chǎn)生偏差,在做題目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錯,
二、以錯促思,變錯為寶
1.強化計算基礎訓練
計算本身枯燥,但是如果教師創(chuàng)設良好的課堂氛圍,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中,孩子們將會大大提高積極性。在新課階段,多樣算法,集思廣益,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,再對算法擇優(yōu),板書清晰,算理明了。強化訓練階段,首先要培養(yǎng)學生做計算的專注力,集中思想;其次,教師習題進行分類整理,讓學生在習題中歸納總結(jié)計算的靈活性,在不斷練習中能夠舉一反三,在潛移默化中培養(yǎng)計算能力。
2.培養(yǎng)良好審題習慣
審題是解決數(shù)學問題的第一步,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。很多教師只關注學生最后的結(jié)果,卻沒有重視解題過程,實際上,解題的過程比結(jié)果更重要,它可以體現(xiàn)出一個學生的思維邏輯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仔細讀題,讀懂題目中的每一個條件,以及要求的每一個問題,可將題目中的關鍵字眼圈一圈、劃一劃,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審題能力。
3.滲透數(shù)學概念教學
以錯促思,教師在學生的錯誤中改進教學方法,尤其是概念教學中,在新知探索就要讓學生理解透徹,我們可以借助直觀形象的物品加深學生對“數(shù)”的理解。正因為錯才會有進步,在作業(yè)的反饋中,仍然會出現(xiàn)各式各樣的錯誤,學生將錯題收集起來,教師日常教學中深化錯題的本質(zhì),讓全班同學參與錯題的討論,對數(shù)學概念從一知半解到層層深入,變錯為寶,有效地利用錯題這一生成性資源,讓學生不斷思考,不斷深入理解數(shù)學概念的本質(zhì),借助同學間的交流,可以從別人身上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是否存在這一的問題,探討解決問題的多樣化,形成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,提高思維能力。
多虧了學習計劃
事情的導火索始于兒子這次市質(zhì)檢成績的不如意,這是他上初中以來考得最差的一次。分析近年來的中考成績,他要想考取理想中的重點高中根本沒門。兒子沮喪地低著頭,他爸黑著臉不說話,我也急得不知說啥才好。
接下來的日子看似風平浪靜,兒子一如既往地不肯出門只顧忙學習,誰知已是暗潮涌動。那天,他看著手機上一篇三十幾歲的未婚女,在找對象時受媽媽管束的文章,相當同情地大罵媽媽可惡至極,最后竟然說道:“以后就是住出租屋,也不會與你們住在一起?!倍颊f兒大不由娘,我只能感慨地干著手中活。
不久后的一天,兒子長久積壓的怒火終于找到發(fā)泄的出口。做完作業(yè)的他剛拿過手機,他爸就忍不住大吼了一聲:老是沉迷手機,哪來系統(tǒng)的復習時間?看著在兒子眼眶里打轉(zhuǎn)的淚水,我趕緊拉著兒子走進另一個房間。兒子的淚水奪眶而出,大聲嚷道:他說不能看抖音就刪,他說不能上QQ也不看,甚至我做什么資料也要由他來決定,老是把我當作沒長大的三歲孩童看待,我不想再跟你們一起住了……哦!原來他上次的言論正是極度不滿我們一直以來的管束。越說越激動的他站起來把他爸準備的資料撕了個粉碎。
兒子這一鬧的確讓我們對小孩一貫來細致入微的做法產(chǎn)生了迷惘。接下來的日子,兒子在做作業(yè)之后,不管是打開電視機,還是點開手機,我們都只能努努嘴,極力忍住沒有說出聲來。這種氣氛真有點怪異,最主要是轉(zhuǎn)眼就中考了,這辦法行得通嗎?
苦惱之余,我靈光閃現(xiàn)?!皟鹤樱矣浀靡郧澳銜朴啅土曈媱澋难?。”兒子想了想,高興地說道:“對喲,每次都是復習計劃讓我取得優(yōu)秀成績的,我怎么就給忘了呢?”他立刻著手制訂了一個詳盡的復習計劃。原來,壓力過大的他真亂了方陣。
自此,完成著每天的復習計劃,兒子再也無暇關注電視、手機了,學習呈積極狀態(tài)。聽著早晨五點半的鬧鐘鈴聲,他不再賴床,一個鯉魚打挺爬了起來,陽臺上即時響起朗朗書聲。下午放學一回家,準能聽到他高興地分享聲:我今天已按計劃復習,這次考試又比上次進步了多少……
看來,訂好學習計劃,才能讓小孩有明確的學習方向,才能發(fā)揮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作用。